【 字号 大 中 小】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4-12-01
新蔡韩集:故城繁阳 今尤辉灿
》》故城繁阳
繁阳故城,遗址在以韩集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东至吴桥、西至韩王庄、北至姬庄、南至李湾的一个方形地块,面积约一平方公里(比新蔡明清故城还大),属春秋故城遗址,沿用时间约在千年以上,文物遗存丰富,2012年被公布为新蔡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左转》周灵王三年(公元前569年)“楚因陈叛驻军繁阳镇之”、周敬王十六年(公元前504年)“四月,吴楚大战,楚军败于繁阳”即指此地,权威著作《史记地图集》有明确标注。
此地在隋唐时曾为舒州和舒城县治所。《大清一统志》载:“舒城,废县,在新蔡北。”1994年版《新蔡县志》载:舒城遗址,城址失考,似在县北15公里韩集。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舒城县,兼置舒州。隋大业二年(606年)废舒州,省舒城、澺水二县并入新蔡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舒州,治新蔡;重置舒城县,治繁阳。唐贞观元年(627年)废舒州,舒城县省入沈丘县(今临泉县城)。
历经战乱,繁阳城曾长期衰落。至明朝,有韩姓人在此定居,逐渐形成村落、集市,名韩家集,简称韩集;清初以来又有王姓、李姓等陆续迁入,繁衍日盛,使韩集成为明清以来县北重镇。境内还有商周早期文化遗址、县级首批重点文物保单位闹天寺,又称北泉寺,在该镇彭庄东侧,遗址高1.5米,长55米,宽46米,文化层较薄。地表流散器物、残片较多。1969年寺庙被拆毁,改建为村小学。现恢复旧观。寺内有一古槐,为明代所植,高3.4米,冠径15米,围5.1米。以往干空枝茂,民奉之若佛,为新蔡一奇。
该处出土的文物有陶纺轮、蚁鼻钱及模具、灰陶、红陶、制铜钱、铜箭头、瓦当、汉砖、汉磨、骨簪、石辗盘、鱼纹砖、陶罐、井券、制砖、古井、古排水道、花纹地板砖、筒瓦、二龙戏珠碑座、兽骨等,最著名的是国家一级文物——繁阳剑,为青铜剑。据《河南省志·文物志》载:(该剑)1974年出土于洛阳市西战国墓地,长45厘米,宽4厘米,上刻篆字“繁阳之金”,刃部甚锋利,有象牙鞘。繁阳城战国时属楚地,在新蔡县北。此剑的出土,证明繁阳是古代冶铜基地之一。
近现代名人有:范效纯(1900-1966年),日本帝国大学毕业,民国时曾任河南省政府委员、国大代表,后任台湾淡江文理学院教授;梁建业(生卒未详),曾任国军第一师师长。
史记地图集
古井
灰陶罐
粮拳
蚁鼻钱
鱼纹砖
》》齐寨歼灭战
齐寨位于新蔡县韩集东北偶约二华里,是一个有一百多户、五百多人的大寨。其地形比较险要,寨台高筑,内外两道寨河,都是水深过人。齐寨虽然不是天堑,要想翻越飞渡,并不那么容易。因此,1948年初春,新蔡县解放前夕,当时的土匪头子曹英、卢景霞、韩万化等,看中了这个地方。他们认为齐寨具有攻守两利的优越地势,于是就选择齐寨作为他们的虎狼窝,向四处伸张。他们出没无常,为非作歹,群众恨透了这股土匪游击队。
当时正是我军逐鹿中原之际,而这股顽匪的罪恶活动,极大地妨碍了我军关于新解放区工作的开展。为了尽快开展新区工作,稳定新(蔡)临(泉)地区局势,当时驻军首长王达夫决定消灭这股500多人的反动武装。
1948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二),王达夫带领泉南县队第二连和正规军三团、七团的各一部,采取外线作战方案,从蒋店、野里(现栎城)、龙口一带,摆开阵势,分进合击,压迫土匪退回老巢---齐寨,然后进行迂回包围。
2月4日拂晓,土匪发觉已被我军包围,就企图从寨东逃窜,被我军三团和泉南县队二连,一阵迎头痛击,使之缩了回去。我军首长立即命令七团从西面进攻,三团从东面进攻,泉南县队从东南进攻。五点十分,东南角红色信号弹“嗖”的一声飞上了天空,三面围攻齐寨顽敌的激烈战斗就此打响。顷刻之间,枪炮齐鸣,喊声震天动地。而敌人则依仗着深沟高墙,居高临下的地利之势,又视我兵力不多,没有重炮,所以负隅顽抗,拒不投降。我军立即召开阵前紧急会议,分析敌我双方形势,发动群众人人献计、个个献策。指战员都下了不拿下齐寨誓不罢休的决心。黄昏时分,我军发起了总攻。排长余发红手握冲锋枪,带足手榴弹,身先士卒冲进齐寨河,高声喊道:“缴枪投降不杀,宽大为怀,胁不从问,立功受奖。”当时,匪首曹英、熊志学等依仗地利,进行垂死挣扎,口中还不时谩骂,更激怒了我军广大指战员,每个战士眼中射出了仇视敌人的怒火。二排战士李元福、田守义二人在排长模范行动的带动下,也冲进寨河,大声吼道:“狗匪徒,不完全歼灭你们决不罢休。”接着三团、七团的战士们都冲进了寨河。顿时喊声四起,火光冲天,战斗更加激烈,寨内一片混乱,哭泣声、枪炮声响成一片。天将拂晓,二连从东南角捷足冲进寨内,敌人被迫从西南角和西北角扑沟逃窜。岂知我军首长早已部署妥当,敌人出寨不到半华里,就受到我军埋伏部队的截击,他们企图再返回寨内,恰巧又遇上我泉南县队二连的追击,前后夹攻,结果这股顽匪被我军团团包围在武寨以东、齐寨以西的凹沟里,全部被歼。
这次齐寨歼灭战,共击毙敌人150多人,生擒221人,缴获长枪212支,手枪28支,各种子弹1000余发。
》》闹天寺700多岁
闹天寺,位于新蔡县城北17.5公里韩集镇闹天寺行政村东彭庄东侧,亦名北泉寺、闹开寺,为著名古刹,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明代始建,清康熙年间扩建,当时建有大佛殿5间,左有文昌阁1所,右侧岭殿1处,对面楼房1座,然与清光绪三十年,突遭大火,焚毁,民国7年主持僧本宏,带头捐资重修,工竣又捐出已资,将佛祖3尊全体金塑,另有站像4位,罗汉18座,皆同时装成。工竣时立有重修北泉寺碑以纪念。遗址东西长55米,南北宽46米,高1.5米,四周散布器物,残片较多。
》》古槐树500年
在闹天寺院里,有一棵500年树龄的古槐。史记记载是明朝中期寺庙一位叫周志安的和尚栽植的。这棵古槐树高34米,冠15米,围5.1米,站在十里开外的韩集镇街头就可以看见。古槐树向西南、东北方向有两个一搂抱粗的分枝,造型极像中国龙。2004年,这棵明代古槐被列为新蔡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村人讲,前些年封建迷信在农村沉渣泛起,一些村民以为树显灵了,为了发财长寿,就到树前拜神烧香许愿。1987年9月20日夜晚,一对善男信女偷着到古槐树边烧香,一下子把古树烧着了。后在父老乡亲的帮忙下,最终把火扑灭了,可古槐树却被烧出一个大洞。从此古树中空,可藏4人。更令人称奇的是,现在从这棵古树的树心处又长出一棵椿树,村里人说这是古树生命的延续,更是大自然的神奇。
》》多味瓜子受到省委书记表扬
韩集瓜子,在豫皖盛名已有20多年。1987年产多味瓜子2233吨,产值450万元,受到了原河南省委书记杨析综的表扬。眼下,走进韩集小李庄瓜子厂,只见院落里堆放着刚从新疆、内蒙进货过来的葵瓜子。炒瓜子行家里手老李说,他已在这个厂炒了30多年瓜子了,他炒出来的瓜子甜咸适度,清香酥脆,且能健胃开脾。老李介绍:先把进货过来的葵花子用清水翻洗干净,然后把茴香、桂皮、良姜、生姜、花椒、食盐、白糖等佐料按一定比例放进开水里,把葵瓜子煮熟浸泡,待味道充分浸泡到瓜子后,再上炕进行翻炒,直到把瓜子炒焦,再散温冷凉即可食用。
》》脆皮鸡有了“户口本”
把祖传秘方注册成“蒋老婆”脆皮鸡后,每逢集市,60多岁的蒋洪枝老人做出的20多只脆皮鸡,都能够很快被抢购一空。据蒋洪枝老人介绍说,她母亲蒋马氏21岁时从新蔡城关嫁到韩集镇蒋庄村蒋超科家,先后为蒋家生了7个子女,5个男孩先后饿死,只剩下她和妹妹蒋洪英。在她3个月大小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人拉扯着她和妹妹相依为命。蒋家以前由于家贫,只有靠卖脆皮鸡维持生计,在帮助父亲蒋超科做脆皮鸡时,作为平常只搭手的母亲,竟然掌握着了其中的配方和技术。蒋家“脆皮鸡”祖传秘方,传承到蒋科超这辈时已是第6代了。
据了解,“蒋老婆”脆皮鸡始创于清朝光绪年,在蒋马氏多年的探索和改进中日臻成熟。脆皮鸡是用隔年的土红公鸡为原料,经过60多道工序煮熟后,再放入20多种中药特制的调味汤,掺入正宗小磨芝麻香油泡制而成,是一道凉食清真菜,鸡皮脆而不筋,鸡肉香而不腻。2003年,蒋洪枝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蒋老婆”商标,“蒋老婆”脆皮鸡越叫越响。
》》回锅肉香而不腻
到韩集,热情好客的韩集人一定热情地招待你吃回锅肉。韩集蒋店集市,王华开酒店已多年,做回锅肉手艺方圆有名。据他介绍,在做回锅肉时,要首选上等质量的五花猪肉。先在冷水里放入茴香、八角、花椒、食盐等佐料,然后把大块五花肉放入锅内煮熟。然后捞上来,切成薄片,再放入地锅里蒸上半小时左右。这样做出来的回锅肉,不油不腻,口感润滑,营养丰富。
》》小村里建起“中国第一拱棚”
“我这5个钢架结构的温棚,长308米、宽50米、高9.5米,综合我在全国各地蔬菜生产基地考察情况,从温棚大小来看,绝对称得上‘中国第一拱棚’。”穿梭于各个大棚之间,韩集镇老庄孜村党支部书记连军满脸喜悦。前年去山东和青岛考察回来后,他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8个大拱棚,其中称为“巨头”的就有5个,每个拱棚占地23亩,其他3个棚都是占地10亩。经过示范带动,村里很快发展温棚蔬菜59座,面积400余亩,年产蔬菜2000多吨,净利润达500多万元。
》》舒新社区住着真舒心
韩集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建起了舒新社区农村综合体。占地660亩的社区,可入住3300户。目前已建成910座,入住816户。腾出的空心村经过平整,又使村里可耕地增加1380亩。新村广场和游园又栽上了长寿果、香樟、大叶女贞等绿化树木,目前新村绿化率达到40%。村里刚建成的30亩的文化广场又成为当地村民休闲、娱乐、健身、文化交流与学习的好去处。
》》齐效兰和河南坠子书
“咚锵、咚锵……”随着熟悉的锣鼓声响起,老人们搬着椅子从容地从四面八方走来,孩子们又蹦又跳,循着声音跑来,新蔡县韩集镇何庄村民齐效兰家的大院很快挤满了听戏的乡邻。
“一声号令响神州,党中央造福为人民,百姓从此享盛世,齐心协力建设新农村……”一声激越动听的唱腔,一个干脆利落的亮相,立刻赢得了满场的掌声。这是齐效兰带领曲艺团的演员们正在排练新编的河南坠子《齐心协力建设新农村》,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吸引了全村的父老乡亲前来观看。
走进齐效兰家,满屋子都是演出用具:墙上挂着坠胡、服装,桌上放着鼓子、简板,地上摆着录音、扩音器材等,每件器具都寄托着齐效兰对戏曲艺术的深厚感情。
出身农家的齐效兰,自幼就喜欢上了戏曲,七、八岁读小学时,便学会了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辕门外三声炮”等不少戏曲段子,当时村里小剧团的排练场,是她最爱去的地方。1983年高中毕业那年,齐效兰满腔热情地报名参加了县文化局举办的艺训班,在学习乐理知识中,齐效兰随老师连续观看了西宁市曲艺团的几场演出,被坠子书艺人寻芝兰时而小生、时而老生、时而青衣、时而花旦的演唱技巧、一个人唱活一台大戏的魅力深深吸引了。从此,她与河南坠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拜寻芝兰为师,开始正式学起河南坠子来。在寻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效兰的演唱、表演技巧日趋成熟。不管学唱什么坠子书,她都注重从人物和剧情出发,恰如其分地把握人物的身份、性格;表演时,力求不温不火;在唱腔上,她追求大气,讲究韵味,既擅长激情奔放,又注重委婉细腻。因而,她演唱起来或喜或悲、或怒或愁,扣人心弦。
齐效兰第一次正式演出,是在韩集镇的物交会上。那次物交会组织者请的三个职业剧团,均安排在地段好的位置演出,却把他们的演出场地安排在一个偏僻的街角。谁知他们的节目一亮相,就把观众吸引过来了,每天演出三场,场场观众如潮,5天的物交会结束后,不断有人找他们预约演出,他们在韩集镇一带竟连续演唱了18天方才收场。
这次演出经历,让齐效兰感受最深的是群众对河南坠子这种艺术形式的喜爱,暗下决心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走下去。1991年,她联合6位河南坠子爱好者,组建了自己的乡村曲艺团。平时大家各忙各的农活,闲暇时,或遇到节日,齐效兰发出倡仪,大伙往一块一凑就开始演出了。他们演唱的大都是自编自排的现代戏,有的就是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用艺术的形式搬上舞台,群众自然喜欢看。十几年来,齐效兰坚持把国家的新政策和群众的生活融合在一起,编写出20多个适合大众口味的曲艺段子,累计演出300场以上,观众累计超过10万人次。
[关闭窗口]
主办:中共新蔡县委 新蔡县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新蔡县委宣传部
地址:河南省新蔡县人民路东段 邮编:463500 邮箱:jrxc001@163.com 电话:0396--3722215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09004946号-1 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