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号 大 中 小】作者:谢石华来源:发布时间:2014-10-22
吕姓发源于何地?目前的姓氏研究者一般认为,吕姓的源头在南阳,新蔡是吕姓的继发源头。实际上,这种判断恰恰是本末倒置。吕姓的真正源头在新蔡,南阳才是吕姓的继发源头之一。要明辨孰是孰非,还得从伯夷封地究竟在何处说起。
《世本·帝系篇》:“祝融曾孙生伯夷,封于吕,为舜四岳”。伯夷是炎帝之后,本姜姓,舜帝时任“秩宗”,即掌管宗庙礼仪的官员。后来因为佐大禹治水有功,于虞夏之初被封于吕,建立侯爵吕国,称吕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解释说:“吕者,膂也,谓能为股肱心膂也。”可见,“吕”首先是伯夷的荣誉称号,含有褒奖之义,然后才是他封地的名号。因此,学术界一致认为,吕姓是伯夷受誉立国形成的姓。
至于伯夷之吕在何处,司马迁著《史记》时没能确切考证出来,只说伯夷“封于吕,或封于申”,而未讲明吕在何处。由于周朝时期南阳境内有两个相邻的子爵小国——吕国和申国,后来一些学者便不加细究,妄言伯夷之吕在南阳,于是便有了“吕姓发源于南阳”的说法;有些学者虽然也注意到周朝时新蔡境内也有一个吕国,但却毫无根据地断言,新蔡之吕是南阳之吕灭国后析出的东吕,而对新蔡之吕的实际情况并不清楚。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新蔡之吕和南阳之吕、申的存续时间及相关问题。
新蔡之吕的来历
成书于战国末期、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在汲邑(今卫辉市)出土的《竹书纪年·西周地形都邑图》载:“吕在新蔡北。”西晋司马彪《后汉书·郡国志》:“汝南郡新蔡有大吕亭。”梁·刘昭《补注》引《地道记》释“新蔡”条:“故古吕国。”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释“蔡州”条:“古豫之域,春秋时为蔡、江、黄、道、柏、胡、蓼、沈、顿、项、息、房、吕十三国之地……新蔡县,西北至州(汝南)一百五十里,本汉旧县,古吕国也。”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吕者……其地蔡州新蔡是也。历夏商世有国土,至周穆王,吕侯入为司寇,宣王世改吕为甫。春秋时为强国所并,其地后为蔡平侯所居。”宋《舆地广记》、《路史》、《通志》及明《资治纲鉴补》、清《大清一统志》、《河南通志》、《读史方舆纪要》和明、清《汝宁府志》均作此说。
清朝乾隆年间重修的《新蔡县志》有如下记载: “夫吕胎于伯夷,允于子牙,鬯(chàng同倡)于甫侯,《诗·大雅》所谓《嵩岳》毓灵区也。旁汝墳(fēn,水边)而为侯国,棫(yǜ一种树)朴浸溉焉。”(明朝汝南籍吏部尚书李宗延《令君潘公创建鮦阳书院碑记》); “在昔唐尧命伯夷典礼,佐禹治水有功,封吕侯于此地。”(清朝康熙年间四川籍新蔡县令吕民服《大吕书院碑记》);“大吕书院:康熙三十年奉宪檄令州县创立书院振兴文教,.....内供吕侯、漆雕子、曹卹子、秦冉子、汉陈蕃子,藏五经、通鉴、性理诸书”;“城池:城自昔吕蔡封建之时即有都城,今四关外古城是也,东西五里有余,南北四里有余。自作州县城始收缩偏小,四周二里二百七十五步,有东西南北四门。明初城止土筑.....”据退休干部崔之明(1935年生)、薛焕民(1933年生)回忆,直到民国时,始建于明朝的 “新蔡县衙”门额之上,尚有“上古吕国”一行小字。2000年新修《新蔡县志·大事记》云:“约公元前21世纪,炎帝裔孙伯夷佐禹治水有功,封为吕侯。以今新蔡县地建立吕国。吕历夏、商、周,世有国土。周穆王时国力渐弱,春秋初为宋国所并。”
现代研究结果认为,伯夷封吕的时间应是夏朝初年(前2070年),其为宋国吞并的时间是周惠王十一年(前656年),沦于楚的时间是周顷王元年(前618年),蔡平侯徙都新蔡的时间是周景王十六年(前529年),蔡东迁州来(下蔡)的时间是周敬王二十七年(前493年),新蔡置县的时间是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古吕国的疆域,东与安徽省临泉县东部吕寨至杨桥一线相接,西与河南省平舆县万金店相连,北至临泉县鮦城北界,南及河南省息县界沟,南北约一百里,东西约一百二十里,恰与古代诸侯五爵三级分封制(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相合,面积是现在新蔡县面积的两倍多。吕都位于现在的新蔡县城古吕镇。新蔡都城是在吕都的基础上修建的,属夯土式建筑,至今故城遗址犹在,周长8615米约合17华里,面积是明、清砖城的4.2倍,已列为河南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汉以后,新蔡故城历为州、郡、县治所,成为天中大地(驻马店市)封国最早、置县最早的县。
新蔡地处淮河上中游北侧,是典型的冲积式湖积平原,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走向,汝河(汝水)、洪河(澺水)在县城东南汇成大洪河,然后继续向东南注入淮河。境内水网密布,湖泊众多,新中国建立后,仍被称为“洪水招待所”。古时候,这里更是经常遭遇水患。其中,从西汉高后三年(前185年)至2007年,遭遇大水年份达216个,平均每10年左右一遇;特大洪水年份29个,平均每80年左右一遇。因而,在虞夏之际伯夷经常来这里治水,并最终受封此地,应是顺理成章的事。
另一方面,由于古人逐水而居,新蔡古时候丰富的水草资源,也为人类繁衍生息带来有利条件。考古证明,这里早在30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已有大量人类聚居,境内至今分布着金兀冢、郭冢等10余处龙山文化遗址、屈家岭文化遗址,还有以大吕亭、小吕亭为代表的夏代文化遗址,以人祖庙、周冢为代表的商周文化遗址,以子路问津处、沈岗故城、葛陵故城为代表的春秋战国文化遗址。原古吕国境内以“吕”字命名的地名除大吕亭、小吕亭外,还有20多处,其中大部分在现在的新蔡境内。如城西有吕湖、吕沟、吕庄、吕塘坡,西南有吕台、吕河,城东有吕寨、吕沟桥,城东北隅有吕侯墓群,明清以来有大吕书院、大吕中学、大吕仙庄等。
从新蔡走出的历史名人有姜太公吕尚、叶公沈诸梁、汉高后吕雉、小说鼻祖干宝等。其中姜太公故里在城北五十里姜寨镇,“姜寨春耕”是古时“新蔡八景”之一。汉高后吕雉生长于新蔡,十几岁时其父为躲避仇家报复,携家逃至单父(今山东单县),后又转奔沛县,由好相面的父亲作媒,嫁给了当时的泗水亭长刘季。吕雉佐刘季(后更名邦)建立西汉,并独揽大权15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事实上的女皇帝,比武则天称制天下早871年。可惜,由于司马迁著《史记》时资料残缺,他不仅把吕后父亲记为单父人,而且连吕后父亲的名字也不知道,只讳称吕公。直至东汉初期著名学者卫宏著《汉旧仪》时,才考证出“吕公名文,字叔平,汝南(郡)新蔡(县)人”。因而,明、清县衙大院西北隅立有“吕公亭”以资纪念(见清朝康熙年间重修的《新蔡县志》附图),2000年出版的《新蔡县人物志》,还为吕文、吕雉父女分别立了传。
南阳吕、申的来历
《竹书纪年·周平王后(东周)地形都邑图》载:“吕在南阳西。”东晋徐广《史记·集解》曰:“吕在南阳宛县西。”唐《括地志》、宋《诗地理考》、元《一统志》、清《读史方舆纪要》均转引徐广注语,作类似说。《大清一统志》卷一百六十六说的比较具体:“吕城,在南阳县西南三十里,周穆王时封吕侯于此。……今南阳县西有董吕村,即古城。”《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吕,周国名。姜姓,周穆时封……后为楚灭,在今河南南阳西董吕村。”《汉语大词典》、《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载文与上略同。当代著名学者李学勤所著《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何浩所著《楚灭国研究·吕国灭年新证》(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都认为:甫就是吕,吕先在上蔡、新蔡两县间,后改封南阳,春秋时吕应在南阳(《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四集之张志清《淮河上游古城古国考》,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出版)。
上述资料,都肯定了南阳之吕是姜姓周国名,与伯夷受封的古吕国无涉。
至于“南阳县西有董吕村,即古吕城”这一肇源于《元一统志》的说法,虽然流传甚广,很多人深信不疑,但当代学者何光岳《西周时的吕国》、肜(róng)良翰《隋唐时期南阳治所考》、胡会云《古吕新考》均认为,隋唐以前南阳县治在今南阳县(宛城区)潦河镇;胡会云还通过实地考察并与史料对照发现,潦河镇西三十里在今镇平县宋小庄、鄂营一带,与董吕村(今名董营)相去甚远。胡文由此认为:“我们可以断定:此一带(指镇平县境宋小庄、鄂营)即春秋以前的著名的古吕国、战国时的吕邑、秦汉时的涅阳、吕城遗址”。《中华吕姓》主编、河南登封学者吕心惠根据胡文提供的线索,于2001年曾亲临南阳西董营和镇平县宋小庄、鄂营一带考察三天,发现“董营则无任何遗迹和传说。而宋小庄、鄂营无论是地面或地下则有丰富的文化层和大量的出土文物,但出土文物中,暂无一件经考古认定为吕城文化遗物,因而编者不敢盲目认可。故古吕城的处所,尚待进一步考证”(《中华吕姓》第1116页,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由此可见,“吕在今河南南阳西三十里董吕村”是一个典型的刻舟求剑、以讹传讹之说;而胡会云认为“吕在今镇平县宋小庄、鄂营一带”,也还缺乏必要的证据。
至于申国,封于南阳境内的确切时间是周宣王五年(前823年),受封过程《诗经·嵩高》一诗有详细记载,其地在南阳之吕东边。周宣王元舅申伯,原是山西、陕西交界古申国的世袭封君,因讨伐猃狁(匈奴族祖先)有功,被加封于南阳之申,史称“南申”。 因南申原为谢邑旧地,申伯因而改氏为谢,成为谢氏受姓始祖。周庄王九年(前688年),楚文王假邓伐申,一举灭掉申、吕、缯等国。这说明,夏商之际南阳没有吕国,南阳之吕仅在春秋前期存在一段时间。这一点,民国十九年纂修、1988年7月河南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整理付印的《河南新志》之《河南各县历代沿革表》说得很清楚:“南阳县,周申国,春秋楚宛邑,秦置南阳郡”;“新蔡县,古吕国,春秋蔡平侯徙都之,故曰新蔡,秦置新蔡县”。1956年出版、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古代史地图》云:“公元前11世纪至前7世纪,在河南西南部有申、吕国,以前以后皆无。”
正是基于上述资料,近年河南省社科院程有为等人主编的《河南通鉴》作如下表述:“申、吕等国本是四岳之后,原居住于今山西南部霍太山一带。武王灭商之后,申、吕接受周王朝的封号为伯爵。到周宣王时,申、吕等国才改封于南阳。”此说与清《河南通志》等基本一致,不仅说明了南阳之吕的来源,而且说明了南阳之吕亦是伯夷之吕的后裔,但不是伯夷封于南阳留下的后裔,而是伯夷后裔从别处迁移于南阳。而著名学者杨东晨在《论河南新蔡县应是吕姓的发源地》一文的“内容提要”中,把这个问题说的更明白:“全面、综合分析文献记载和古今诸家之说,审视或纠正自己以往的观点,认为应将炎帝后裔共工、伯夷父二支族世系加以区别:共工(世代袭号)传至尧舜时期的伯夷,被帝舜赐姓吕而封于今新蔡,成为吕姓始祖,距今约4080年。其后裔的吕侯国,延续至春秋初期亡国;伯夷父子四岳(世代袭号)传至夏末商初(一说商晚期)时立吕国于太岳山西(今山西霍州西南),以地名更姜姓为吕,比伯夷受吕姓晚约480年。后来,吕国又被周宣王封迁于宛(今南阳市西),至战国为楚所灭,子孙以国而更姓吕。其得姓要比伯夷受封为吕姓晚约1782年,自然应尊奉伯夷为祖先。”
两个相关问题的基本结论
由上述关于新蔡之吕和南阳之吕的来源可以得出结论:
(一)伯夷之吕在新蔡不在南阳,新蔡之吕不是南阳之吕灭国之后析出的东吕。因为,南阳之吕比伯夷生活的年代晚了1100多年,也即新蔡之吕比南阳之吕早得多。事实上,南阳之吕公元前688年灭于楚,新蔡之吕公元前656年灭于宋,彼此灭国时间仅仅相差32年。当时,新蔡之吕属周王室统治,直到南阳之吕灭国70年后的公元前618年,才沦入楚的势力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楚国虽有“灭国不绝祀,徙亡国之君食邑它处”的惯用做法,但绝不可能将灭国之君徙封于它的势力范围之外。而亡国之民即使逃亡之后为了纪念故国以国为姓,也不可能在周王室的地盘上再复制出一个新的吕国来。在当时,封国的权力只有周王室才有。虽然楚国的势力在不断壮大,但它对自己所吞并的周朝小国称邑不称国。如公元前493年新蔡第二次沦为楚地后,楚称之为新蔡邑,而不称为新蔡国。退一步讲,假如当时确有大量的南阳吕民逃到新蔡地盘,周王室又确实想在新蔡地盘上重置吕国(假设新蔡在此之前没设过吕国),那么,这个始封于新蔡之吕(即所谓“东吕”)的人应该有名有姓,可为什么所有的史籍都没有提及呢?这也与新蔡大吕亭是夏文化遗址而非春秋文化遗址的考古结论相违悖。
实际情况可能是伯夷后裔从山西迁入,也可能是西周时期吕侯入朝作司寇之后,新蔡之吕因国内无君,日渐衰微,在诸侯国中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小,而吕侯因为编写《吕刑》有功,周穆王为了加强对南部边境的统治,防止南蛮骚扰,就把谢邑西边的一块地方加封给吕侯,成为一个新的吕国。这种现象,在历史上经常出现。如百余年后,周宣王就把位于山陕之间的申国之君申伯(姜子牙第13子佐的第10代孙,佐是申的始封君),封于周室南部边陲的谢邑,在谢邑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申国,史称南申。
总之,新蔡之吕决非南阳之吕灭国之后析出的东吕。
(二)姜子牙故里在新蔡,而不是其它任何地方。姜子牙又名吕尚,是吕姓的第一位名人,其籍贯直接关系到吕姓的发源地。《史记·齐太公世家》云:“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这段话大约记述了姜子牙的身世,说明姜子牙是吕国人。姜子牙生活于公元前十一世纪,那时只有一个吕国,即后来为蔡平侯所居的新蔡之吕,也即伯夷的封地。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吕氏出身姜姓,炎帝裔孙,为诸侯,号共工氏,有地在弘农(旧函谷关地,今洛阳市西部)之间。从孙伯夷,佐尧掌礼,使遍掌四岳,为诸侯伯,号太岳,又佐禹治水有功,赐氏曰吕,封为吕侯。”据唐朝官助重修的《阳夏谢氏(谱前)渊源世系图》载,炎帝第十四世孙为共工,第十七世孙为伯夷,第五十二世孙为吕尚。《国语·郑语》云:“姜,伯夷之后也”。这更加印证了吕尚与伯夷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康熙朝的《新蔡县志》卷六载:“周:吕尚,姜姓,字子牙,号太公。按:伯夷封吕国,史谓吕尚为伯夷支庶子孙,后有功于周,封于齐,故今邑之地名有姜寨。”清·嘉庆《汝宁府志》记载:“姜子牙为吕侯之后,故有姜寨,今属颍州,半属新蔡”。据新华社报道,2007年春,山东临淄市举行了姜太公诞辰3146周年纪念活动。另据有关资料推算,姜子牙当生于公元前1139年,卒于公元前1014年,享年125岁。
至于一些史籍把姜子牙说成是宛(南阳)人、汲(卫辉)人、莒(日照市东港区)人、许(许昌)人,都不可信。原因在于,南阳之吕的封国时间比姜子牙的出生时间晚了200年左右,姜子牙怎么会“以国为氏,故名吕尚”?莒子国是周武王时的封国,比姜子牙出生年代晚了近百年,且莒、吕音义不同,姜子牙何能“以国为氏”?实际上,此说是根据《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及“或曰隐于东海之滨”附会而来的。而“东海上”泛指“东夷之土”(徐广《史记·集解》),即包括当时“淮夷”生活的黄淮中下游地区,并非专指东海之滨。且禹夏之际的“东海之滨”与现在根本不是一个概念。现在山东东部的许多地方当时是海滨,后来由于黄淮泥沙的长期淤积,才逐渐成为新的平原。而新蔡古时多水,到处湖泊相连,正属“东夷之土”。传说伯夷的父亲皋陶当时就是东夷的部落首领,后来做了舜的典狱长。“或曰隐于东海上”本身就是司马迁根据传闻所记,且“隐”于东海不等于“生”于东海。至于“许人”说,仅见于许仲琳所辑《封神演义》,纯属小说家言,不足凭信。
2003年以来,由于河南新乡市积极打造牧野文化品牌,“姜子牙汲人说”渐为社会瞩目。但此说虽有《汲冢竹书》“(姜子牙)魏之汲邑人”可资为凭,并有东汉太公庙碑文、唐朝墓志铭、台湾吕姓家谱等佐证,但因此地与吕国或“东海上”毫无关系,且其最早依据《汲冢竹书》成书年代与姜太公生活年代相差八九百年,本身错误就较多(见《晋书·束皙传》、清嘉庆洪颐煊《竹书纪年·序》等),疑系根据传闻所记,并不可靠。因而,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汲县)城西北三十里有太公泉,泉上有太公庙,庙侧高林秀木,翘楚竞茂,相传姜太公故里也。”当时,《汲冢竹书》已出土,又有后汉《太公庙碑记》言之灼灼,可郦道元到底见多识广,“不为浮云遮望眼”,仅以“相传”表述之。
过去,汲邑(今卫辉市)人都认为,姜子牙出生在该邑太公泉乡太公里。近年由于新出土了唐朝墓志铭、并有台湾吕姓家谱为佐证,一些文史工作者改变了看法,认为姜子牙应是出生于太公里附近的吕村。这件事本身就说明,汲邑流传千余年的“太公故里说”正在新的证据面前受到质疑。可见,“太公故里说”完全有深入讨论的必要,不能谁先声夺人谁就成了铁板钉钉动不得。笔者认为,这个吕村最多只能证明,它曾经是吕尚(即姜子牙)工作、生活过的地方,而决非吕尚的出生地。因吕尚本姓姜,生长于吕国,只有在他离开吕国之后,才有可能按照当时惯例“以国为姓,改称吕尚”,后人才有可能将其生活过的地方称做吕村。
实际上,针对上述一些问题,我们应该达成如下共识:新蔡是姜子牙的出生地,日照是姜子牙的隐居地,卫辉是姜子牙的成就地(牧野之战),临淄(封地营丘)是姜子牙的归宿地。而南阳、许昌与姜子牙生平并无特别关系。
至于姜子牙出生的具体地点,在新蔡只有姜寨一说。该镇历史上一直为新蔡所辖,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才全部划归临泉县。2005年底,临泉县成立了“姜子牙文化研究会”。近年来出版的《中国县市概况》、《安徽人物大辞典》,均将姜子牙列为“临泉姜寨人”,姜子牙还被选入“安徽名人馆”。因姜寨过去属于新蔡,现在属于临泉,所以姜子牙故里临泉说、新蔡说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吕姓发源地仍以新蔡说为正。
综上所述,伯夷之吕在新蔡,吕姓源头在新蔡,南阳只是吕姓的继发源头之一。新蔡人吕尚(姜子牙)是华夏吕姓的第一位名人;汉高后吕雉一门封侯立王十多人,把新蔡吕姓推向最辉煌的时期。
[关闭窗口]
主办:中共新蔡县委 新蔡县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新蔡县委宣传部
地址:河南省新蔡县人民路东段 邮编:463500 邮箱:jrxc001@163.com 电话:0396--3722215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09004946号-1 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